咨询电话:(0871)65942776 学院网址:http://sics.ynnu.edu.cn
云南师范大学已形成东南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成熟的汉语国际人才培养优势,是中国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大学、中国为东南亚国家培训汉语师资基地。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是学校承担汉语国际人才培养的教学实体学院,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方面已形成一支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学院办学包含中国学生教育和留学生教育两大类,涵盖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学历层次,是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亚非语言文学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于201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立项级别为国家级。2019年云南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评估中,越南语专业被认定为省内该语种专业排名第一,泰语专业被认定为省内该语种专业排名第二,且越南语、泰语专业同时被评定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与泰国佛统皇家大学、清迈大学、孔敬大学,越南河内大学、胡志明人文社科大学、岘港师范大学,缅甸仰光大学、曼德勒外国语大学,老挝国立大学,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瑞典达拉纳大学,韩国建阳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依专业不同,各专业学生必须到东南亚国家与我校签有合作协议的大学学习半年或一年,海外学习半年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三项合计约需开支人民币1.5万,海外学习一年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三项合计约需开支人民币3万,且均需自费承担往返路费,护照、签证办理等相关费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英语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可选择申请前往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瑞典达拉纳大学、韩国建阳大学等国外高校学习。希望考生报考时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疑问详见答考生问)。
国际汉语教育学院隶属于云南师范大学,是云南师范大学办学实体学院之一,参加普高一本批次的招生录取,学生毕业后获云南师范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非师范,文史类,科类:文学)
本专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面向海外尤其是南亚东南亚汉语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良好思想道德素质、扎实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中华文化知识,系统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规律,熟练运用英语和一门东南亚国家语言(如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熟悉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具备较强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中华文化传播能力,热爱国际汉语教育事业,胜任国际汉语教育工作的应用型、国际型和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实行“2.5+0.5+1”的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上学期在国内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第三学年下学期赴泰国、美国、韩国和瑞典等国学习海外专业课程,并进行专业实践;第四学年回国继续学习专业课程,进行专业实践,撰写毕业论文。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佳,中外合作办学和“专业+英语+非通用语种”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特色,办学优势明显。
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泰语专业(非师范,文理兼招,科类:文学)
本专业重视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的泰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熟悉泰国文化,具备扎实的泰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从事泰语翻译、经贸、导游及相关工作的泰语专业人才。本专业实行“2+1+1”非通用语种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学习泰语语言基础知识(“2”);第三年学生在国外同等高校学习泰语专业课程一年并参加至少一个月的专业实习,强化语言实践教学和相关实习。(“1”);第四年回国后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模块课程(“1”)。整个大学四年,除对泰语语言的学习外,同时还要强化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泰语+英语+专业技能”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越南语专业(非师范,文理兼招,科类:文学)
本专业重视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培养具有扎实的越南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熟悉越南文化,具备扎实的越南语语言基本功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从事越南语翻译、经贸、导游及相关工作的越南语专业人才。本专业实行“2+1+1”非通用语种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国内学习越南语语言基础知识(“2”);第三年学生在国外同等高校学习越南语专业课程一年并参加至少一个月的专业实习,强化语言实践教学和相关实习(“1”);第四年回国后的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模块课程(“1”)。整个大学四年,越南语专业强化英语和相关复合技能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越南语+复合技能+英语”的应用型人才。
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答考生问:
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均设置有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专业,异同何在?各采取什么培养模式?国外学习费用如何?
答:
云南华文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均为云南师范大学办学实体学院。2012年,为响应学校“综合集成发展、内涵特色兴校”战略,积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两院正式合并,并同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云南华文学院所设华文教育、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专业参加普高二本批次的招生录取,国际汉语教育学院所设汉语国际教育、泰语、越南语专业参加普高一本批次的招生录取。
两个学院依专业不同,华文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采用“2.5+0.5+1”的人才培养模式,泰语、越南语、缅甸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等5个非通用语种专业采用“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半或前两年在云南师范大学学习本科阶段的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主干(选修)课程;第三年下学期或第三年到东南亚国家同等大学进行教学实习和见习,同时学习非通用语种、语言文化和部分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第四年在云南师范大学继续学习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并完成毕业论文。大学四年,强化非通用语种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成为“专业+非通用语种+英语”的应用型人才,为“一带一路”东南亚、南亚沿线国家培养高水平急需人才。
学院各专业学生必须到东南亚国家与我校签有合作协议的大学学习半年或一年,海外学习半年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三项合计约需开支人民币1.5万,海外学习一年的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三项合计约需开支人民币3万,且均需自费承担往返路费,护照、签证办理等相关费用。新生入学后,可获评、申请各类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助学金,对于东南亚非通用语种专业学生,国家留学基金委设有相关公派项目,相对于学院学生体量、出国留学花费来说,上述各类资助类型名额及金额有限,希望考生报考时充分考虑家庭经济状况。
附件: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招生简章
云南师范大学2020年考生报考指南